1.使用方法(原文 )

http{

   ...

   #定义一个名为allips的limit_req_zone用来存储session,大小是10M内存,

   #以$binary_remote_addr 为key,限制平均每秒的请求为20个,

   #1M能存储16000个状态,rete的值必须为整数,

   #如果限制两秒钟一个请求,可以设置成30r/m

   limit_req_zone $binary_remote_addr zone=allips:10m rate=20r/s;

   ...

   server{

       ...

       location{

           ...

           #限制每ip每秒不超过20个请求,漏桶数burst为5

           #brust的意思就是,如果第1秒、2,3,4秒请求为19个,

           #第5秒的请求为25个是被允许的。

           #但是如果你第1秒就25个请求,第2秒超过20的请求返回503错误。

           #nodelay,如果不设置该选项,严格使用平均速率限制请求数,

           #第1秒25个请求时,5个请求放到第2秒执行,

           #设置nodelay,25个请求将在第1秒执行。

           limit_req zone=allips burst=5 nodelay;

           ...{}

      }

       ...

   }

   ...

}

2.计算当前最大允许请求数

已知:rate=a r/s(每隔1/a秒一次) burst=b(b1为上一个请求使用剩余的b,n为b的最大值。上述例子中设定的burst=5,则n=5) t(s)为距离上次请求的间隔时间。

可以求出当前时刻,最大请求数q,总结公式如下:

20130625095726.png?version=1&modificationDate=1372127562000

关于rate与burst使用与验证
rate定义允许请求数严格按照间隔秒数通过,如:10r/s==间隔0.1秒允许下一次请求,再如:20r/m==间隔3秒允许下一次请求。
burst是一个突发值,但是这个突发值是使用之前未使用的请求数,如果用完,还是严格按照之前定义的rate来计算允许的请求。如果在相应的时间间隔内没有请求,则恢复相应的突发值。
测试验证过程:设置rate=20r/m(1/3r/s),burst=5。
测试用例1:第一次发起7次请求,根据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出q=6,则失败一个,b1=0。间隔9秒(t=9),此时b计算得出=2,第二次发起6次请求,计算得出q=3,b1=0。间隔12秒(t=12),b=3,第三次发起6次请求,q=4。
命令:ab -n 7 。。 |grep requests;sleep 9;ab -n 6 |grep requests;sleep 12;ab -n 6 |grep requests
结果:

Complete requests:      7

Failed requests:        1
...
Complete requests:      6
Failed requests:        3
...
Complete requests:      6
Failed requests:        2
测试用例2:(测试b的累积与使用)
与第一个测试不同点在于第二次的请求数变为2。
第一次b=5,q=6,b1=0。第二次b=2,q=3但是只有2个请求,所以b1=1。第三次计算得出b=4,q=5。命令:ab -n 6。。 |grep requests;sleep 9;ab -n 2 |grep requests;sleep 12;ab -n 6 |grep requests
结果:
Complete requests: 6 Failed requests: 0
... Complete requests: 2 Failed requests: 0
... Complete requests: 6 Failed requests: 1

上述用例基本验证了推出公式的正确性。